报告摘编 | 2024年郑州民生支出完成1115.9亿元
2月8日,受市政府委托,市财政局将郑州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提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2024年钱花在哪儿?2025年钱要如何花?财政账本写得明明白白。
2024年 钱重点花在这些地方
一、积极筹措财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累计争取中央、省级政策性资金1012.2亿元。
加大资产资源盘活力度。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1.7亿元,处置收入2.2亿元。
二、科学安排支出,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
支持科技创新。拨付资金79.1亿元。重点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金融结合等项目。
支持先进制造业。拨付资金19.7亿元。重点支持2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
支持对外开放。拨付资金20亿元。支持“四条丝路”协同发展,打造我市对外开放名片。
支持人才引进。拨付人才专项资金11.5亿元。持续推动“郑聚英才”计划实施和高层次人才引进。
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创建。争取消费品以旧换新项目国家和省级资金36.6亿元,占全省比例达35%,家电以旧换新、汽车置换更新和报废更新补贴金额均占全省40%以上。
三、统筹城乡发展,优化提升城市品质
支持城市更新。拨付资金374.3亿元。
支持乡村振兴。拨付资金79亿元。
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拨付资金31.1亿元。
四、兜牢民生底线,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全市民生支出完成1115.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2%,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5亿元。
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全市教育支出255.8亿元。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市卫生健康支出115.3亿元。
支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3.8亿元。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拨付资金37.8亿元。
五、深化体制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效能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选取2023年23个项目政策支出和7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69.3亿元,根据评价结果,对15个单位的预算资金和部分政策提出统筹优化建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新增债券管理。坚持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加强专项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积极作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亲清在线”平台累计发放惠企利民直达资金7.4万笔、100.4亿元,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33.8亿元,惠及民众173万人。
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健全涵盖“三保”预算审查、执行监测、风险处置在内的全过程制度体系。全面加强全市债务风险防范力度,积极采取债务置换、重组等方式,缓释债务风险,牢牢守住债务不失控、平台不“爆雷”、风险不外溢的底线。
2025年市本级财政保障重点
一、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坚持将改善民生作为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全力保障资金需求,安排基本民生资金126.7亿元。
二、支持创新驱动和人才引进。聚焦推动创新和培育人才,安排资金25.5亿元。
三、支持优化产业结构。以加速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安排资金36亿元。
四、支持促进对外开放。安排资金10亿元。支持开拓航空市场、发展中欧班列、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促进“四条丝路”提质扩量。
五、支持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安排城市建设和管理资金117.5亿元。
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
1. 持续强化财力保障
2. 优先保障“三保”支出
3. 全力保障中心工作
4. 坚持节俭办事业
5. 加力落实财政政策
6.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7. 增强预算绩效质效
8. 守牢财政安全底线
9. 自觉接受审查监督
郑报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 摘编
200余家企业带来1.7万个岗位!春风行动“就”在2月12日—14日
郑东新区龙湖办事处召开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工作部署会 筑牢复工复产安全防线
郑东新区杨桥办事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活动
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深入落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部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深入落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部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